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最高奖项,旨在奖励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果的集体和个人,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。下一轮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,将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、难点和热点问题,鼓励职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、勇于创新,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学成果。
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,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。职业教育应紧密对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例如,在人工智能领域,可探索“人工智能 + 专业”的课程体系建设,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中,培养既懂专业又懂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。同时,加强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合作,共建实训基地,开展订单式培养,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机会,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涉农职业教育应围绕乡村振兴的需求,调整专业设置,优化课程体系,加强实践教学。比如,开设农村电商、农产品物流、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,培养适应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。同时,加强与农村基层组织、农业企业的合作,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,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助力乡村振兴。此外,还可探索“校村合作”“校企合作 + 农户”等人才培养模式,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农村、热爱农村,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。
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升级,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。职业教育应加强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建设,如金融服务、旅游服务、健康养老服务等。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,制定人才培养标准,开发课程资源,建设实训基地,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的现代服务业人才。例如,在健康养老服务专业,可引入国际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和技术,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,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。
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。职业教育应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特点,探索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实践模式。例如,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,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。加强学徒权益保障,完善学徒管理制度,确保学徒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和权益。同时,建立学徒培养质量监控体系,对学徒的学习过程和实习效果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,及时调整培养方案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。职业教育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,共建产业学院。例如,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,建设一批产业学院,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。产业学院应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建立校企联合管理团队,共同负责产业学院的规划、建设和运行。同时,加强产业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,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引进、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等方式,打造一支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
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服务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。职业教育应加强与企业合作,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。例如,根据企业岗位需求,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,采用“企校双制、工学一体”的培养模式,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。同时,加强对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过程的监管,确保培训质量。通过问卷调查、实地访谈等方式,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,总结经验教训,提出改进策略,不断提高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水平。
教育数字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。职业教育应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,建设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、虚拟仿真实训系统、数字化教材等。例如,利用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等技术,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,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,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。同时,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,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,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,促进教育公平。
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。职业教育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、管理、评价等方面的应用。例如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,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推荐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评价,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分析,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,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。同时,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,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,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。
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形态。职业教育应加强智慧校园建设,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。例如,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、教务管理系统、学生管理系统等,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、智能化。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对学校的教学、科研、管理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,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加强网络安全保障,确保学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。职业教育应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,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。例如,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中,融入工匠精神、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,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。通过案例教学、项目教学等方式,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,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。同时,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,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,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水平。
“三全育人”即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,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育人的重要理念。职业教育应加强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构建“三全育人”工作体系。例如,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协同育人机制,形成育人合力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,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。
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。职业教育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全面评价学生的品德、学业、身心、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。例如,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,如教师评价、学生自评、学生互评、家长评价等,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,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发展轨迹,为学生的升学、就业提供参考依据。同时,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应用,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先、奖学金评定等挂钩,激励学生全面发展。
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,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。职业教育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,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与路径。例如,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,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。加强与国外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,开展师生互派、学术交流等活动,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借鉴。同时,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制定,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。
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技术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依据。职业教育应加强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合作,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资格证书,并进行本土化改造。例如,根据我国国情和产业发展需求,对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、考试标准等进行调整和完善,使其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。同时,加强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体系建设,提高培训质量,为我国企业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职业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职业教育应积极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加强与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合作。例如,开展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留学生培养项目,为沿线国家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。加强与沿线国家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,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,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技术和标准“走出去”。同时,建立“一带一路”职业教育合作联盟,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,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深入开展。
职普融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。职业教育应加强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,探索职普融通的实践模式。例如,开展综合高中试点,在综合高中中设置普通高中课程和职业高中课程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。加强职普课程体系的衔接,开发一批职普融通的课程资源,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。同时,建立职普学分互认机制,促进学生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流动。
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。职业教育应加强学分银行建设,建立学分认定、积累和转换机制。例如,制定学分认定标准,对学生在职业教育、普通教育、继续教育等不同学习阶段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认定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平台,实现学分的存储、查询和转换。同时,加强学分银行的应用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服务,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。
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是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。职业教育应创新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,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、以能力为导向的质量评价机制。例如,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,包括政府、学校、企业、社会等,确保评价k8凯发官网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。加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,将评价结果与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估、专业设置调整、招生计划安排等挂钩,推动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。
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研究选题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、产业需求、教育发展趋势,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、难点和热点问题。通过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,培育新兴产业人才;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,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;推进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,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;强化课程思政与育人模式创新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;关注国际交流与合作,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;探索职业教育类型特色,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,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学成果,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,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,勇于探索创新,为争取2026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如需咨询投稿,活动信息,培训消息,新闻链接,了解职教相关信息等问题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小编,小编会解决您的问题。
声明: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涉及来源标注错误、侵权等问题,请留言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
☀主编:鲁彬之 责任编辑:艾格 统筹:刘莉 策划:雨萌 创意:舒洁 审稿:翠丹 摄影:魏道 摄像:崔桠狄 后期:张颖 美工:晓曼 技术:龚俭
MVE(艾米)即现代职业教育英文单词首字母简称。“强国尚能 关乎你我”——现代职业教育网()力求打造现代职教领域第一融媒体矩阵平台:垂直门户网站+移动新媒体+优质在线资源+应用服务,打造职业教育颇具生命力和生态特征的媒体融合、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,服务社会,服务到每一个人!我们的宗旨是:让技能成就美好!